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

教你成功走出「被分手」的陰影

「被分手」是怎麼回事?對方已漸漸遠離,可這邊還遠未放下,極力挽回。類似的戀愛悲劇我們見得太多,可煩惱卻從來沒停止過。怎麼走出「被分手」後糾纏的局面?而對身邊遭遇這樣痛苦的親朋,我們又能怎樣開導?看看心理醫生的巧妙建議。

  本文采寫 信息時報記者 陳舉

  「我們分手不到兩個月,我很痛苦,做了很多挽救的努力。每天給他發短信,打電話,告訴他我做錯了,希望他能給彼此一個機會。但是這些都沒有用。他根本不願意和我說些什麼,有時候我發了無數的短信,威脅他說我要自殺,他才肯回一條短信,說我們之間已經是過去,要我接受現實,還說希望我能找到適合的人。可是,我要的不是這樣,我沒辦法接受他離開,我想他回到我身邊。難道對他來說,過去的交往就真的不存在了嗎?我該不該繼續挽回呢?」

  小米給心理醫生寫了一封email,道出近兩個月來的痛苦。而這也是小米被朋友戲稱為「癡男怨女」的原因。儘管前男友已經明確地告訴小米,他們之間再無可能,可小米仍然堅信,只要自己把男友不喜歡的地方都改掉,男友就會回到自己身邊。可遺憾的是,這些努力都沒有用。看到報紙上那些因不能和平分手,而鬧出悲劇的情侶新聞,小米一點也不難理解那種攻擊前任情侶的衝動,甚至懷疑自己有一天也會登上頭條——以攻擊前男友的形象。

  在見到心理醫生之前,小米內心充滿了疑問,男友的關心是不是假惺惺的?我已經改變了那麼多,為什麼他還是不肯回頭?怎麼做男友才肯回到自己身邊?而她多麼希望心理醫生能給自己一個確切的答案。

  單方付出 分手難回頭

  僅憑一面之詞,心理醫生不可能回答小米的問題,卻發現了小米在分手後明顯的自責心態。在談到男友為什麼提出分手時,小米找出的原因是,她從前太任性了,從來都是男友順著她,常常不顧男友的感受。因此小米才會認為,只要自己「改正錯誤」,給男友足夠的關心,兩人又會和好如初。

  在這樣的想法支使下,小米的挽回,更像是失去心理平衡後的表現——從前是小米高高在上,被男友供奉著,現在卻整個調了過來。心理醫生給小米打了個比方,「愛情就像個銀行,你們在一起時,他付出了很多,卻一直沒多少回報,久而久之他的積蓄就被掏空了,所以現在即使他想給,也給不了你,況且他受到了傷害,也許不願意再繼續單方面付出的生活。」聽了心理醫生的解釋,小米也反思了很多,她說,自己想改變的願望,也許不是真的想對男友付出,而是想找回以前被寵愛的感覺,也難怪男友的反應冷淡,一再拒絕她想復合的要求。

  發現分手短信的怪圈

  在接下來的咨詢中,心理醫生和小米一起看了過去兩個月中,小米和男友互發的短信,發現了一個規律。小米的短信總是戲劇性地分為三個階段——先是告訴男友自己很難過,哀求男友再給一次機會;接下來爆發出一陣憤怒,怨恨男友離開了自己;最後,再以自殺、不吃飯等折磨自己的方法威脅男友,逼迫他做出決定,完全符合俗話「一哭二鬧三上吊 」的規律。

  而小米男友的回應,也隨著小米的三個階段,出現不一樣的變化。在小米鬧得最厲害的時候,他很少或乾脆不回短信,而當小米以死威脅的時候,他又害怕小米真的出事,而這時候他回的短信,通常來得很及時。

  「他已經被你的威脅控制了,你們倆進入了一個循環,當你覺得挽回無望的時候,就拋出自殺,接著才能看到他有反應,於是下一次,你又會以同樣的步驟來獲得他的注意。」心理醫生明確地向小米指出了循環的怪圈,小米一下子明白了,顯然,在這樣的循環中,他們都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
  害怕不再被愛

  小米看到了問題所在之後,漸漸放鬆了對男友的糾纏,開始轉移到自身的問題上。心理醫生告訴小米,她只是想盡快消除生活中的威脅——分手,而把分手的錯全攬到了自己身上,這都是因為小米害怕男友離開後,就再也不會得到愛了。

  接受了心理醫生的這個說法後,小米終於爆發了兩個月來最痛快的一次痛哭,害怕不再被愛的恐懼,讓小米寧願抓住一段痛苦的關係,也不願意失去它,即使男友再也不給回應,小米也一直沉浸在悲傷和憤怒裡。她現在關心的是,自己如何才能放下這種恐懼?

  心理醫生告訴小米,如果小米在生活中繼續只關心分手這件事,是很難走出恐懼的。但如果有其他一些有意義的關係和事情,來幫助小米恢復自信,就容易得多。小米這時候才發現,就連最好的朋友,也不是特別瞭解她最近的狀況,和男友分手的這兩個月來,她越來越不願意和人說話,就別提去發展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了。在心理醫生的鼓勵下,小米開始和最要好的朋友傾訴自己的痛苦,以及心理咨詢中獲得的感受,並且積極地去認識一些新朋友。半年過後,小米輕鬆地發現,即使想再回到以前那種糾結的狀態,也做不到了。

  你是這樣的人

  以第三人稱寫故事

  以第三人稱重述你和TA的故事,比如,可以這樣開始:小薇(給她取的名字)遇上了小朋(給他取的名字),他覺得……於是他們開始……可後來……接下來……

  這麼做可以很好地幫你退後一步,和過度的情緒反應保持一定的距離。而第三人稱的故事,讀起來好像發生別人身上,也能更好地發現和分析問題,找到解決的途徑。

 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

  告訴TA對方的感受

  TA無法退後一步,身為親朋可以做的,就是盡量幫TA澄清不合理的想法。一個方法是告訴TA對方可能有的感受和想法。在此總結了一下「被纏」一方的心態,以供參考,不過也要注意根據TA的承受能力做取捨,不可一概照搬哦。

  對TA的付出,已達到某個極限,短時間內不可能再積極地回應;

  厭惡,完全不想聽到任何和TA相關的消息;

  不希望TA受到嚴重的傷害,想和平地解決,但希望雙方能冷靜地討論;

  經不住TA的威脅和糾纏,被動回應,但非常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最近 30 天熱門文章